2006年10月20日 星期五

溫柔的慈悲 - 林敏

溫柔的慈悲
詞:林敏 曲:陳小霞 唱:林良樂

其實我早應該瞭解 你的溫柔是一種慈悲
但是我怎麼也學不會 如何能不被情網包圍
其實我早應該告別 你的溫柔和你的慈悲
但是我還深深的沉醉在 快樂痛苦的邊緣

你溫柔的慈悲 讓我不知該如何面對
再也不能給我任何安慰 再也阻擋不了我的淚水
你溫柔的慈悲 讓我不知道如何後悔
再也不可能有任何改變 再也癒合不了我的心碎

2006年10月19日 星期四

最後一次溫柔 - 陳昇

最後一次溫柔
詞:陳昇 曲:陳昇 唱:陳昇

當你要離開 想我 用你最後的溫柔
不論你在那裡 不管是在何時 我依然愛你如昔

我以為你知道 分離 不是最後的抉擇
卻不敢告訴你 不應該的是我 怎麼能說服自己 你已離去

讓我再一次擁抱你 傾聽我此生不變的要求
為了不讓你輕易從我記憶中抹去 讓我擁有最後愛你的溫柔

當你要離開 想我用你最後的溫柔
卻忘了告訴你 不應該的是我 介入了你的生活

我以為你知道 分離 不是最後的抉擇
卻不敢告訴你 其實我想著你 怎麼能說服自己 你已離去

讓我再一次擁抱你 傾聽我此生不變的要求
為了不讓你輕易從我記憶中抹去 讓我擁有最後愛你的溫柔

噢... 讓我再一次深情擁抱你
為了不讓你輕易從我記憶中抹去 讓我永遠佔有想你的權利

2006年10月10日 星期二

白天的星星 - 姚若龍

白天的星星
詞:姚若龍 曲:陳小霞 唱:孟庭葦

自從聽說你一直擔心我 我就努力再也沒有流淚過
不小心把簡訊都刪掉了 怎麼我每一個字都還記得

你講對不起的時候哭了 我說我愛的你是有微笑的
屬於我的夏天明明過了 還逞強當向日葵挺累人的

不講話的 白天的星星 看不見 卻一直在那裡
就像懸掛在 我心底的你 每到夜半起風 就閃個不停

像眼淚的 白天的星星 沒落下 被藏在藍天裡
忘了誰說過 最大的不幸 就是以前曾經 幸福得要命

2006年10月6日 星期五

月光 - 王宏恩、卡菲爾

月光
詞:王宏恩、卡菲爾 曲:王宏恩 唱:王宏恩

清清的河流 靜靜蜿蜓在妳的雙眼
妳的微笑牽動著漣漪 盪漾在湖面
青青的山脈 緩緩起伏在妳的眉間
妳的沉默牽動著晚風 輕輕吹過我耳邊

妳是深山百合花 默默綻放不說話
搖擺山風最輕柔的撫慰 仰望滿天的星光
深山的百合花 沉睡在我夢境遠方
伴著思念最遙遠的飛翔 還有今晚的月光

無聲的夜晚 微風輕輕吹拂妳臉龐
黑黑藍藍靜靜的躺在 謎樣的大地上

月光躺在謎樣的大地上
-----------------------------------------

布農語版
Ana tupa tu
詞:Biung 曲:Biung 唱:Biung

Ana tupa tu uka mita mahtu sinadan
Asa kata tu malinaskal aupa aizag a buan
Ana tupa tu uka mita mahtu kanadan
Asa kata tu malisvala aupa aizag a bunun

I sia mita tu is-ag maza mastan kaisal bun
Adu aiza sipu-gulun mita tu is-ag
Mais sadu kata buan maza mita iliskinan
Mailian-tagus naitia tu sin-hasam
Adu aldikusun nin ta

雖然失去了依靠,我們仍然感到快樂。
因為我們還有月亮。
雖然失去了立足的地方,我們仍要感到安慰。
因為我們仍有企盼。
在你的心中,依然在意什麼。
在你的心中,已然遺忘什麼。
當你抬頭看著月亮,是否還有感動?
祖先說過的話,是否還在你的心中?

2006年10月1日 星期日

深秋的知了聲中,聞到的幸福香 - 李子恆



他的歌總像十月溫暖的陽光輕拂過金黃的稻浪,在秋天漸息的知了聲中,輕輕地吹送記憶的甜美與芳香。他是李子恆。他的歌,總讓你充滿希望。詞曲質量俱佳的他,經常一首包辦了一首歌完整的詞曲創作,精工雕琢的詞彙與平易近人的旋律密合的恰如其分。而溫暖的性格,讓他筆下就算是傷感的情歌,亦不覺哀戚。彷彿受了傷,都能淡淡的會心一笑,而繼續勇敢前行。

##CONTINUE##那年還是個小學生,總愛和大家一起唱「秋蟬」,渴望有個像楊芳儀和徐曉菁一樣的大姐姐一起陪伴成長。那對仗工整且優美如詩的歌詞,以及略為悵然的旋律,總讓人想到鄉下阿公家的池塘和開學前夕還沒寫完作業的那個暑假。那年幽渺的知了聲,不覺已預言了他創作生命的久長。而剃了平頭背起大書包的國中,在每一個喘息於沉重課業間的當兒,偷空從連續劇的情節得到一絲光亮。每一個五、六年級生都不會忘記吳靜嫻和五個孩子生離死別的劇情。許多個夜晚,糾結的心,總跟著古秋霞坎坷的命運而起伏不定,現實的無奈和人間的真情意都透過淚中帶甜的「星星知我心」一曲提早品嚐。

上了大學,開始感受天地廣闊及青春飛揚的美好。每一個愛歌的人,在和台灣華語音樂一起成長的記憶裡,都共同擁有黃金般的「飛碟年歲」。姜育恆、小虎隊、紅孩兒、鍾鎮濤、費玉清、林志穎、蘇芮... 一個個閃亮的名字,一首首巧手打造的歌─「我是個很容易掏心的人」、「那一夜好冷」、「紅蜻蜓」、「叫你一聲My Love」、「星星的約會」、「蝴蝶飛呀」、「初戀」、「飄」、「情深往事」、「你是我永遠的鄉愁」、「牽掛你的我」、「牽手」,總在多年以後木然回首的剎那,提醒著那段有真情和懷想的日子。

出了社會投入職場,早逝的戀情和緊張的生活節奏,逼得你無所遁逃。每一個在KTV宣洩的夜晚,一次次地唱著林慧萍的「情難枕」,懷疑著寫歌人是如何懂得暮鼓晨鐘的捫心自問:「早知道愛會這樣傷人,情會如此難枕,當初何必太認真?」現在坐三望四的年紀,生活的壓力沒來由的總讓人對俗世的一切覺得疲倦。試著找尋些救贖與慰藉,熟識慈濟精神的信眾,不會不知道大愛劇場的「愛灑人間」,齊豫幽遠的歌聲,綿綿的唱出無私的寬恕與包容,撫平了怨懟,帶來祥和繼續前行的勇氣。

或許從未注意這個幕後的推手,但在回首過往間,不經意發現,那些看似毫不在意的音符和旋律,竟是你生命中每一個階段幸福的最大力量。

以上圖片擷取自演唱會官方網站;文字取自演唱會所販售之節目單

回憶裡永久珍藏的彩霞 - 陳小霞



她的歌,總像一雙厚實的手,溫暖濁世中每一顆易感的心;也像是一盞指引旅人的燈光,在蒼茫暮色中帶來人生真味的希望。她譜寫的曲,少有快樂的旋律卻直搗人心深處。楊立德和姚若龍是她合作最多也最久的拍檔,林夕則是近期的夥伴。透過易感的文字,喟嘆的旋律,為聽歌的人譜出了一段又一段回憶的主題曲,流轉過的塵封歲月,總不經意地被她的歌曲再次揚起漫天風沙。

##CONTINUE##瘋狂迷戀民歌的年代裡,金韻獎第十集的「唯一的期盼」,是第一次與她音樂作品的素面相見。楊英霓不經修飾的聲音以及藍調的電吉他,唱出渴望溫暖的熱切心情,那是遙遠的1982年。歲月的醞釀像酒被時間帶來芳美,『光美唱片』和『EMI』二個時期的製作歷練,以及生活上的累積沉殿,成就了她在90年代後的耀眼光彩,喜愛的歌手很少沒有不唱過她的作品,她成了歌壇兼具質感和票房的創作人。

是齊豫的「聽歌的人」,讓少唱台語的美聲歌后,也能像曇花般綻放歌的芳香;是蘇芮的「花若離枝」,讓搖滾的靈魂也有面對花落時節的暗自神傷;是楊乃文的「祝我幸福」,讓年輕叛逆的眼神,也包容了歲月的觸動和感傷;是張國榮的「取暖」,一種似難言喻的生命悲涼,成了哥哥口中的自我觀照。連第一次買伊能靜的專輯,也是在看了「你對我的好」的音樂錄影帶,當眼淚不爭氣的滑落,才驚覺陳小霞音符中的攝人力量。

她也唱,個人專輯雖然不多。大學時就已購買的「大腳姐仔」、「化妝師」是收藏者眼中絕版逸品。她的聲音線條不是太美,卻樸實的帶著人味,喃喃的訴說著些人生的課題;她的歌,有著要經歷過些甚麼的人方能識得的真滋味。她說,她的歌就像一個一個的抽屜,藏著一個一個不同的人生秘密;而我是多麼的慶幸,當在回憶裡翻箱倒櫃的找尋時,她的歌正如同片片的美麗彩霞,反射著我似水年華的耀眼金光。

以上圖片擷取自演唱會官方網站;文字取自演唱會所販售之節目單

光影幻化中,有他的音樂生命剪影 - 張弘毅



時間停格在2005年5月11日的上海,曾替台灣新電影浪潮有過莫大貢獻的張弘毅老師安息在那個有著梧桐樹的城。那是大量文學作品被改編成電影的年代,我們讀詩,談小說,文字像空氣和水一樣的自然和重要。而從民歌浪裡行來的音樂人,正是黃金歲月,開始把他們一個又一個的夢和理想,落實在一張又一張質量兼具的有聲作品中,張弘毅也是。

##CONTINUE##日子過了許久,情懷與夢想早就遠離。當我們不再沉迷於影像中的美好和動容,他也漸漸被遺忘。太多的紅塵俗事讓我們都忘了他曾經跟我們的青春那麼的近,他的音樂和那一幕幕的戲夢人生曾那麼樣的交融。

最初是1982年的新格合唱團的「重唱台灣歌謠」,將土地的情感與民謠的豐饒,以可親的表現手法呈現。而在娛樂不若現在豐富的年代裡,我們都曾那麼樣專注的投入老三台驕傲的八點檔,向朝聖般的每晚守候在螢光幕前,隨著劇中人的喜悲而悲喜,為那寫的扣人心弦的主題曲而落淚。台視的「玫瑰人生」、「還君明珠」,中視的「希望之鴿」,華視的「花月正春風」、「流離人生」,一齣齣精采的戲,一段段歌聲的回憶。

是青春期對性的迷惘、對慾的渴望。我們在大戲院裡訝異於李昂赤裸告白,卻又止不住愛愈來襲時的騷動好奇,女人情慾的流動在潘越雲的歌聲中變成了一種不知所云的囈語。迷茫中,有徐明和蘇明明交疊的身影,那是「暗夜」;三零年代的上海,張愛玲筆下的吟悌踩著齊豫的歌聲,在張弘毅的音符中緩步挪移,幽幽忽忽地開展她曲折一生的序曲,那是「怨女」;滾滾紅塵中退居西南一隅的女子,把愛恨癡嗔透過青澀的容哥兒畫成了一縷嘆息。張毅、楊惠珊以及張弘毅讓白先勇筆下的一段傳奇再現,那是「玉卿嫂」。女人百轉千迴的心思,都得以在他的音符裡找到棲息之所。

改編自時報文學獎敘事詩,香港導演麥大傑的電影作品「國四英雄傳」,讓剛脫離聯考桎梏的我們完全感同身受。張弘毅改編自韋瓦第「四季」的電子配樂中翻飛著各色教科書,仍然帶著令人喘不過氣的窒息。打開已絕版的怨女電影原聲帶,歌詞本李行文的三位大師─作家朱西甯、導演但漢章,以及音樂創作人張弘毅,竟都已不在人世間。慨嘆天地有時窮盡,幻化的雖然是軀體,不變的卻是對藝術的執著和堅持,一如他音樂裡的善美和我們過往曾有的點滴,都叫人片刻難忘。

以上圖片擷取自演唱會官方網站;文字取自演唱會所販售之節目單